姓名: | 玄祯子 | |
领域: | 其它类别 | |
地点: | 北京 朝阳 | |
签名: |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26
- 博客访问:396774
6500年前的华夏文化 玄祯子 濮阳西水坡墓葬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了一处距今六千五百年的仰韶文化墓葬,墓葬遗迹包括彼此关联的4个部分,令人惊奇的是,这4处遗迹自北向南等间距地沿一条子午线分布,而且异常准确。更为奇特的是,45号墓的蚌塑图像直接摆放于黄土之上,而中间两处墓的蚌塑图像,则堆塑于特意铺就的灰土之上。 M45号遗迹 遗迹最北部是45号墓,墓穴南边圆曲,北边方正,东西两侧呈凸出的弧形,老年男性墓主头南足北仰卧其中,周围有3位殉葬少年。在墓主骨架旁边摆放有3组用蚌壳砌筑的图形图像,东为蚌龙,西为蚌虎,蚌虎腹下(西侧)尚有一堆散乱的蚌壳,而墓主人脚下(北侧)的蚌塑三角,与两根腿骨合摆的图像,形状酷似天上北斗的斗杓和斗柄。 立表测影 濮阳处于黄河的下游,远古时代,古人发现与北极星密切相关的是北斗七星,它终年不没入地平线,一年四季都能被看到,同时,北斗的位移明显而有规律,民间的一切节令无不与它有关,所以古人把北斗七星不仅作为时间的指示性,而且它还被想象成是天皇大帝在乘车、巡游。这也是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所云: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最早的时间系统因此而建立。 但是,北斗只有在夜晚才能看到,如果人们需要了解白天时间的早晚,或者更准确地掌握时令的变化,仅仅依靠北斗显然不行。于是,古人开始观察仅在白天出现的太阳,发现日影的变化也有规律,日影在一天中会不断改变方向。每天正午时刻的日影,一年中又会不断地改变长度。聪明的古人很快就掌握了日影的这种变化规律,于是,创制了新的计时方法——立表测影。 原始的表叫“髀”,《周髀算经》载:“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髀者,表也。” 商代一尺约为现在15.8~17厘米,汉代一尺约为现在23厘米,8尺恰好等长于人的身长。这表明,“髀”的本义即是人骨。《史记·夏本纪》中也有大禹治水以身为度的记载,“夸父追日”的神话也反映了古人立表测影的实践。 从上述记载中可知,古人早期测影是采用人体来进行的。后来发展成用一根直立于平地上的杆子,杆子的投影随着一天中时间的变化而游移,这就是后来圭表测影法的雏形。 M45号墓葬中的蚌塑三角与两根腿骨合摆的图像正是对立表测影法的诠释。 四象天象图 在中国传统的天文学体系中,以北极星和北斗星为基础,古人把整个天区划为5个宫,中宫和东、西、南、北四个宫。中宫的主要星象就是北斗七星,东、西、南、北四个宫管辖着28星宿(星座),28星座是古人绘制星图、制定历法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体部分之一。28星宿在东、南、西、北宫中各有7星,为了便于识别和记忆,古人将他们分别想象为一种动物,即东宫象苍龙,南宫象朱雀,西宫象白虎,北宫象玄武,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四象。虽然28星宿在天文学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但因其有岁差,每71年约差1度,所以古人绘制的28星宿位置对今人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西水坡的4处遗迹准确无误地分布于一条南北子午线上,表明以立表测影与观候星象为基础而建构的授时系统在仰韶时代已经相当完善。西水坡遗址的发现,把中国的天文历法年代推进到6500年前,也证明了中国天文学中的四象说,比埃及金字塔内发现的天文图要早两千多年。 宗教信仰 古人对天的崇敬和向往从远古时就存在,从4处遗迹的图形及所选择铺底的土质,我们能够看到古人对死后境象的描绘。 第二组和第三组蚌塑遗迹的下面,特意铺就了象征玄天的灰土,严格区分于象征人间的45号墓中的黄土,这是一幅完整的灵魂升天图。也可以说在6500年前,人们已经有了死后灵魂升天的信仰。 结束语 在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传世文献《尚书》的开篇文章中记载的便是三皇五帝与天文历法的故事。从文字记载可知,古人对星象的观测已达到相当的水平,他们仰观天文,辨识星座,建立年岁,划分了春,夏,秋,冬,这些记载表明,中国早期天文学的主要部分似乎在黄帝时代就已完成了,但是,三皇五帝毕竟是传说时代的人物,这一时期的遗址或实物在考古学上还一直得不到证明,濮阳西水坡遗址的发现把我们的文明推进到6500年前。 风水科学的运用可以推动您的气场,它不是***的,但它会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
一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